2010年3月6日星期六

80前的童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圖片:香港中環碼頭
現今社會生活富足, 小孩們大都在父母呵護下成長, 不但衣食不缺, 父母對他們玩樂及物欲要求更是有求必應。所以現在的小孩相對比較驕貴, 也吃不得苦。反觀80年代前, 普遍家庭均為子女多的大家庭, 家境比較清貧的佔大多數。這些家庭的小孩, 在生活的磨難中成長, 面對逆境, 更能堅毅隱忍。他們是這樣長大的:

由於家貧, 他們普遍住在一些寮屋、木屋、徙置區或公共屋邨。一家八至十口擠在300-400尺的住所, 睡碌架床, 甚至數人擠一張床是司空見慣的。 在颱風的季節, 寮屋及木屋區的小孩經常會在惶恐中, 因為有些住屋易漏水、房子不夠牢固的, 有可能會被狂風吹塌、位處低窪的經常水浸、靠近山坡的, 有山泥傾瀉之虞。

那個年代的小孩, 很小年紀便需要協助家務, 燒飯洗衣及照顧弟妹, 也有些家庭會接些工廠外發的工作回家做以幫補家計, 例如串膠花、織手襪、織藤籃及剪線頭等, 故小孩順理成章也需要協助。教育方面, 部份年長的兄姊要被迫放棄讀書機會, 以便父母可以集中資源去培養弟妹, 有些只能讀至小學畢業, 便要投身社會工作。父母通常沒有時間督促子女讀書, 勤奮的孩子會自律, 無心讀書的就常會抄襲同學的功課以蒙混過去。

貧窮家庭的膳食通常都是鹹魚、青菜為主, 雞、鵝、鴨及燒肉這些菜式只會在節日才會吃到。生日都只是紅雞蛋一只。更窮困又子女眾多的家庭, 飯菜都是不夠分配的。 吃飯時, 小孩們會出現爭吃的情況。不夠餸菜的, 便只能以豉油、豬油、腐乳或開水拌飯吃。聽說過一個真實個案, 一個小孩, 為了跟弟妹爭一個空罐頭罐子殘留的汁液而被罐子割傷手, 弄致血流如注, 因傷了手筋, 差點連手也廢了。

以往小孩穿新衣服,通常都是農曆新年一年一度, 不會經常有新衣服。弟妹們通常都衹穿回兄姊的舊衣服,不合身的衣服, 摺起衣袖及褲管, 也要照穿如儀。家貧的甚至只能往教會及救世軍領取救濟物資的故衣,或接受親友轉贈其子女的舊衣物, 破的衣服也會一補再補。為省錢, 父母在為子女買鞋時, 通常會買大一個鞋碼, 再塞入海棉之類的填充物, 務求鞋子能最少合穿兩年。皮鞋的鞋跟磨掉了, 也會重補鞋跟至鞋子破爛為止。有些小孩在家是赤足的, 以省掉買拖鞋的錢。

在娛樂方面, 家境好的小孩, 可以有玩具, 家裡有電視, 偶爾父母會帶往看電影及付費遊樂場。聽電台的廣播劇和歌曲、看圖書及漫畫、放風箏、下棋、到小商店玩扭蛋都是比較普及的娛樂。家境不好的, 只能自製一些玩具,例如檢拾雪條棒子砌成的模型、用金屬汽水蓋, 壓扁穿繩子做的陀羅、檢小石頭/縫製小豆袋作為拋擲「碼子」。 集體遊戲,有把橡皮筋串連為橡皮筋繩子的跳繩, 用粉筆在水泥地畫上飛機形狀的格子的跳飛機, 不用道具的「捉迷藏」、「紅綠燈」、「猜包剪鎚」。紙上的畫的互動遊戲有「三六九」、「過三關」及「天下太平」。把玩用紙摺成的紙飛機、紙船及其他摺紙等等。

舊日的交通工具沒有現在的多元化, 可以步行前往的路程, 均會徒步。小孩沒零錢買零食的, 也會選擇走路以把車資省下。那時單車是主要代步的交通工具之一, 父母很早便會讓小孩學騎單車, 使他們自行騎單車上學, 也能免去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車資。

所以這些經歷過苦困日子的一輩, 更懂得珍惜所有 !


歌曲分享連結:童年-劉文正

4 則留言:

  1. 讓我聯想即將上映的 歲月神偷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hi 芝,

    我也是看到歲月神偷的預告觸動寫這篇, 影片描述的應該是再早期一點的!

    我的童年時代, 算是比較幸福的,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也沒有什麼缺乏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也是看到歲月神偷的預告觸動寫這篇>>哈哈, 真的嗎?!
    歲月神偷星期四上映, 我蠻期待的.

    回覆刪除
  4. hi 芝,

    歲月神偷我也有興趣, 先待別人的口碑再去看, 可能女主角在我印象中是演喜劇居多, 對她的演出, 總有點保留態度!

    回覆刪除